彬彬有礼 > 玄幻魔法 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128章 皇商要不得

第128章 皇商要不得(1 / 3)

<b>inf</b></div> 皇太子到来,山东官员自然不敢怠慢,就要启程前去见驾。

朱标早就料到这一点,提前一步知会各地方衙门。

没有召见就不要来了,管好地方,配合金钞局工作就好。

即便如此,他刚到的时候,山东布政使也带领上百位官吏、士绅前来参拜。

朱标看着这位布政使,心里暗叹不已。

倒不是针对这位布政使,而是因为别的事情。

按照规定,布政司的最高领导应该有三个。

分别是主管行政的左右布政使,以及主管司法的按察使。

但因为胡惟庸案和赵瑁案,职务出现大量空缺,导致山东布政司就只剩下一个布政使。

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布政使权力过大,不利于政局稳定。

可这种重要位置,一时间还真不好填补。

低级官吏可以通过选拔民间人才来担任,高级官吏必须要经过系统培养才行。

主要是缺口实在太大,人不够用了。

这也是他不愿意大开杀戒的原因。

但现在说这个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,只能加强监管,尽快将空缺补上。

很快朱标就安顿好,开始了工作。

他当然不会说自己的真正目的,表面上就是来推行宝钞新政的。

根本就没有人会怀疑。

暗地里则派人去打探,民间关于黄河的舆论。

百姓的反应嘛,其实没多大反应。

黄河夺淮入海已经过去二百二十余年,期间连年战乱,百姓流动也很大。

到了当前,百姓关于黄河的印象,就只有那一条故道了。

也就住在黄河故道附近的人,还在流传一些不知道真假的传说。

有黄河会如何,他们不知道。

可能会好一点吧,但谁知道呢。

再说了,这么大的事情哪轮得到小民百姓操心。

上面的人说要改道,难道我们还能反对不成?

与其关心这个,还不如关心一下一顿吃什么。

看到这些,朱标却松了口气。

他深知,在没有见到确切好处之前,想让百姓同意很难。

只要他们不反对,事情就已经成了九成。

现在就看士绅阶层的反应了,他们才是关键点。

他们读过书,有一定的见识。

关键是,下能裹挟百姓,上能勾连百官。

不把他们摆平,什么事儿都不好办。

士绅的反应就两极分化了,住在黄河故道附近的坚决反对。

因为他们家的地就在这里,黄河回归故道要冲毁他们家的田。

且万一失控了怎么办?到时候就是生灵涂炭。

离黄河故道比较远的,则是敲锣打鼓的欢迎黄河回归。

有了黄河水灌溉,他们家的旱田,立马就变成上好的水浇地。

且黄河水运的便利,他们也能享受到。

至于黄河失控?我家离的远,问题不大。

实在没有不同意的道理。

但总体来说,还是支持回归故道的更多。

原因很简单,住在黄河故道的毕竟是少数。

看到这里,朱标就更放心了。

大多数人支持,少数人的意见就可以被忽略。

而且这些人之所以反对,不过是想要好处罢了。

只要朝廷在别处给他们划一块地,他们比谁都积极。

少数强硬分子也有办法,赵瑁案和假钞案,可以量身为他们打造一整套罪证。

作为仁慈的皇太子,允许他们二选一。

但还有一个群体不能忽略,那就是读书人。

而且正如朱标所预料的那样,这个群体意见最复杂。

有认为要让黄河回归故道的,重现昔日荣光。

有反对的,太危险了,没人能承担得起这个责任。

还有人墙头草,认为双方说的都有道理。

不过好消息是,反对的人也大多是担心风险太大,而不是反对回归。

这让朱标彻底放下心来。

到了这一步,事情差不多已经明朗。

但朱标依然没有表态,或者说在朝廷正式下令之前,作为皇太子他是不会表态的。

但不表态,并不意味着不能稍稍透漏一点倾向。

之后他就动身前往河南,路上他感叹了一句

“若是黄河还在就好了,乘船一日就能从山东到达河南,免了路途奔波。”

永远不要低估,下级官吏揣测上级心思的能力。

这句话传出去之后,原本态度暧昧的山东官吏,纷纷表示支持黄河回归故道。

有了官方的表态,舆论渐渐的向着回归

最新小说: 长门好细腰冯蕴裴厥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锦鸢赵非荀试婚丫鬟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冯蕴裴厥长门好细腰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分手后闪婚绝美女总裁叶枫苏青柠 抄家前,王妃搬空敌人金库去流放 穿到折辱首长当天,小军嫂慌了! 抗战1950,开局一只狸花猫 为什么我又重生了 种药小仙的现代摆烂日常 我婚介博主:直播给全网发对象!